随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翁羽翔研究员从物理的角度介绍了探索植物蛋白质机器的精彩历程,做了题为“高等植物捕光天线蛋白质LHCII动态结构研究”的研究报告,解析光合效应和光效分子开关的检测方法,激发了大家的研究兴趣。清华大学李海涛教授的报告“Creating a dynamic chromatin mark for gene regulation”从甲基化、巴豆酰化等表观修饰为大家解析了少而精的修饰即可调控细胞命运的微妙之处。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冰研究员做了 “Epigenetics: From inheritance to memory”大会报告,系统性研究组蛋白修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从亲代细胞传到子代细胞的模式和机制,提出组蛋白修饰的缓冲模型。之后,与会学者从“生物学是什么”的探索起始,精妙的染色体区室化与细胞可塑性、生物探针干预以及化学动态修饰的多样性、基因组细胞命运抉择、染色体可塑性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