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2021年3月8日,张智课题组与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李娟团队联合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发表了文章“Distinct thalamocortical circuits underlie allodynia induced by tissue injury and by depression-like states”,发现抑郁情绪产生的躯体疼痛与组织损伤产生的疼痛存在不一样的丘脑-皮层神经环路基础。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后朱霞、博士生唐皓迪、董婉莹、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康芳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我们有幸采访到朱霞博士,请她分享Nature Neuroscience论文发表背后的故事。
第一作者访谈:首先祝贺你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论文发表距离现在已经一年了,还能回忆起当时感觉如何吗?
朱霞:
那一刻非常难忘的,感觉如释重负,同时也非常激动。感觉到自己在这个科研上的一些成果,能够被大家认可,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第一作者访谈:投稿过程是否顺利呢?
朱霞:
投稿的过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我们先试了三大主刊,接连被拒之后就投到了我们这个领域的大子刊Nature Neuroscience,后面算是比较顺利的,只经历了一轮修稿,从投稿到接收大概用了七个月时间。
第一作者访谈:可以看出您投稿的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那么这个课题大概花了多长时间呢?
朱霞:
整个课题大概花了四年时间,在2017年我从参与的一个课题里延伸出了一个初步想法,大概用了一年的时间去摸索,重复了很多预实验。建立了大概框架后,我们团队里面又加入了唐皓迪和董婉莹两位师妹,三个人完全没有参与其它课题,大家一起分工协作,全心全力地完成这个课题。大概在2019年底,基本的实验已经完成,我们在2020年初就开始准备稿件,大概花了半年时间,2020年6月份左右开始投稿。
第一作者访谈:稿件真的准备了很久,那么论文是谁写的呢?大概修改过多少版本呢?
朱霞:
这个论文的初稿主要是我负责撰写的,然后由唐皓迪董婉莹两位师妹进行校对,最后定稿以及修稿由张智和李娟老师主导。至于有多少个版本的话,我觉得这个数不清了,至少有十个以上的版本。
第一作者访谈:在文章投稿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呢?
朱霞:
回忆整个投稿过程,让我觉得最困难的有两点,第一个难题是其中一个reviewer并不认同我们这个文章的新意,他觉得我们的工作其在概念上没有达到高水平杂志的要求。
第二个难题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我们在文章里使用了一项在神经科学领域比较新的技术,我们课题组的成员都不太熟悉,被提了很多问题,甚至我们都看不懂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一作者访谈:那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呢?
朱霞:
针对于第一个关于文章新意的问题,我们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进一步深入调研背景,从中去一点一滴地剖析我们与前人工作的区别,梳理文章创新点。最后他也接受了我们的解释。
针对第二个关于技术的难题,我们请教了多位在这个领域非常专业的老师,他们帮助我们剖析,寻找解决方案,甚至手把手教我们完成了一些实验,最后使这个问题得到了相对圆满的解决。
第一作者访谈:你觉得哪些因素是这项研究成功的关键呢?
朱霞:
首先我觉得团队领导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张老师和我们之间的保持随时沟通。他对实验室的每一个课题都掌握地很清楚,当我们去跟他讨论具体问题时,常惊讶地发现他对于各个细节的把握都特别准确,同时能够提出非常中肯的意见,我觉得这也是整个工作能够顺利进展的最大因素。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遇到棘手和刁难问题的时候,张老师总能从容的稳定住军心,战略上藐视审稿人,战术上极其重视审稿人。不能回答的问题,要礼貌,微笑,最后说不知道,实事求是。
同时让我感触很深的还有团队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我们课题组有三个女生,整合了附属第一医院的李娟和康芳老师,进行了非常明确的分工,这让我们高效地完成了课题的实验部分。修稿的过程中也是,大家进行了细致分工,互相协作,我们才能高效完成修稿工作。这是让我感悟很深的一点,单打独斗的力量太有限。
经历过挫折才能从容面对拒稿和修稿。我这篇Nature Neuroscience的修稿意见虽然总体来说非常好,也有很多棘手的问题,但我们赋予了足够的耐心,最终只经过一轮修稿便顺利接受。这得益于我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参与的实验室另外一篇Nature Neuroscience文章(2019)。这篇论文当时在Cell经历了修稿(除夕夜修回),但仍然被拒了,继而转到其大子刊Neuron,居然没有送审,让我们非常的沮丧,因为这是我们实验室组建后6年来第一篇稿子,所以大家开始有点茫然。之后我们把这篇文章被转到Nature Neuroscience(投过Nature被拒),四个审稿人有三个意见很好,一个是做磁共振的审稿人反对,稿子被编辑婉拒,但允许我们申诉。我们花了3个月时间补实验后申诉,但handling editor借调到了另外一个期刊半年,没人受理申诉信。这个handling editor人很好,把申诉信转给了chief editor,但没有任何回复,我们再次给chief editor写信仍然没有回复(已经历了9个月)。此时大家很心灰意冷,但我们最终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不投其它杂志,等借调的编辑回来。半年期满后,当初的handling editor回归便接受了我们的申诉,我们便开始修稿,重新送审,修稿意见回来后,不同意的那位磁共振审稿人仍然不同意。我们便找了多位磁共振脑成像研究的专家,包括学院的张效初老师,指导修稿后送回。但戏剧性的事情再次发生,这个handling editor跳槽了!!!又是很长一段时间没人管稿子,我们只能又反复和不同的editor沟通,百转千折,最终接受,一共经历了5次大小修稿。幸运的是,经历了这次传奇,我们团队像历劫后重生一样,对待课题、初稿、修稿非常的耐心,并充满自信。这可能也是我们2020这篇Nature Neuroscience看似顺利的重要原因吧。历劫后方能重生,经历了风雨更容易见彩虹。
第一作者访谈:作为一位优秀的师姐,你对师弟师妹们有什么建议吗?
朱霞:
因为我现在也不是特别资深,目前博士后也才做了两年,浅谈一些自己的感悟吧。第一点,我觉得研究生阶段一定要扎实掌握实验技术,这是你后续科研的基础。要在学技术的过程中多思考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怎么才能做的更好,尽量掌握技术的第一原理。这样后来遇到问题时,才能知道如何解决。
第二点,我觉得我们一定要阅读大量文献,文献是所有科学问题的支撑,贯穿开题、实验、写文章等各个阶段。在平时的阅读中,大家可以广泛阅读各个方向的文献,联系生活中或临床上有趣的、重要的现象,寻找灵感。同时要注意精读和课题相关的文献,深入了解使用技术,实验设计,写文章的细节等。
第三点,多交流,与小同行交流可以了解最新的实验技术和前沿进展,与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大同行交流,可以碰撞出更有新意的想法和灵感。
第一作者访谈:你在前面也提到了张智教授对课题的指导,能不能展开谈谈你的导师呢?
朱霞:
张老师带了我7年,我觉得张老师是一位非常随性,但是拥有大智慧的导师。日常生活中,他跟我们的交流是非常随意的,也很关心我们的生活、心理健康,所以实验室气氛活跃,其乐融融,实验室成员关系很和谐,反而基本没有学生延期毕业。科研方面,他是一位非常严谨、特别勤奋的科研工作者,全心全力地指导实验室的每个课题。比如我们在写文章和修稿的阶段,他都是带着我们逐字逐句地去看、去写、去改,非常耐心地指导我们。张老师的科研素养很高,总是能够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有许多独特的想法,遇到难题会及时去请教同行,也带了很多交叉领域研究的好想法,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供稿: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物理学研究生党支部 采访:宋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