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亚:《PNAS》—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背景介绍

2021629日,《PNAS》在线发表了生命科学学院光寿红教授与冯雪竹研究员课题组题为“A chromodomain protein mediates heterochromatin-directed piRNA expression”的研究工作。该研究以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型,发现了在基因组上异染色质化修饰能够促进piRNA的转录生成,并且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包含Chromo结构域的蛋白-- UAD-2USTC复合物结合依赖蛋白)参与调控异染色质化区域的基因转录,为进一步研究异染色质区域的piRNA转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的第一作者是光教授实验室的博士生黄新亚和硕士生程鹏。

科研生活总是充满着向往与迷惘,为了能给予正处于研究生阶段的同学们一些有用的建议,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黄新亚博士,请她和我们谈谈PNAS论文发表背后的故事。



第一作者访谈:首先,祝贺师姐的一作文章发表于PNAS! 发文章有什么感受?

黄新亚

谢谢!发文章的感觉概括为四个字就是稇载而归。2021年我和师弟的文章在PNAS杂志上发表。还记得那天是凌晨三四点吧,像平常一样刷着网站的审稿通知,意外发现文章已经被接受了。我立马起来跑到阳台,给导师和合作者发了微信。那一刻的喜悦持续了好几个月,感谢自己付出的劳动并且很幸运付出得到了收获。


第一作者访谈:投稿过程是否顺利?遇到过哪些问题?

黄新亚

从开始投稿到接收大概花费了半年的时间,投稿过程比较顺利。在投稿PNAS杂志时,编辑和审稿人给的审稿意见都十分积极,甚至有一个reviewer没有提出任何问题,建议杂志直接接收。我在这里想再次感谢这些编辑和审稿人,一方面感谢他们肯定了我们的工作,另一方面感谢他们为我们后期的工作提出了很多专业和关键的建议。


第一作者访谈:做这个课题花了多长时间?

黄新亚:这个课题是201810月份开始的,20214月接收的,所以可以算是两年半的时间。


第一作者访谈;论文是自己写的么,前后修改过多少版本?

黄新亚:论文是我和导师一起完成的。我主要负责背景和补充数据部分,导师主要负责实验结果部分。草稿多少个版本实在是记不清了,因为修改太多次了,不断在完善。


第一作者访谈:如何回复审稿人的质疑?

黄新亚:对于审稿人的建议和质疑,我们大部分会补充实验数据说明。对于一些确实难以完成的问题,我们会详细地解释该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期望得到他们的理解。


第一作者访谈:有什么投稿心得?

黄新亚:文章投出去之后等待的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是十分煎熬的。但是经过漫长的等待,收获时候的喜悦是随着时间指数级增长的,这可能就是科研中的破茧成蝶吧。经历这次投稿,我有两个心得想分享给大家。首先是建议大家投稿前/后就应该考虑编辑和审稿人可能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提前想好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会大大缩短后面复审的进度。另外,大家还可以提前熟悉各类数据库的数据上传流程,这样在文章接收后,可以更快地完成后续的工作,推动文章早日刊登。


第一作者访谈:对师弟师妹的建议?

黄新亚

1、尽快修完规定的学分,把时间留给未来的不确定。

虽然和本科阶段相比,研究生的重心主要是科研,大家对实验都很用心,往往会忽视了课程的学习。其实不管是继续读博也好,硕士毕业也罢,最基本的是修满学分。而且现在社会变化很快,我们面对的选择很多,比如有些同学可能会选择出国深造等,提前修满学分可以给我们日后的选择留有充足的余地。

2、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工作还是科研。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各人自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所以尽早明白自己未来的方向是很重要的,工作和科研对我们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至少在一些方面会有明显的区别,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3、科研很辛苦,如果真心热爱,请坚持走下去

科研是一件很辛苦也很有收获感的工作,如果你坚定地选择了这条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挫折、很多困难,甚至会难到让你想要放弃。在这个时候不要放弃,也没必要死磕,我建议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放松一下,可以找同学聊聊天,或者出去走一走,晒晒太阳、吹吹风、到处逛逛,灵光一现也许就在一瞬间。





第一作者访谈:谈谈研究生期间对导师的感受?

黄新亚:我的导师是光寿红教授,他是一位非常nice的老师。光老师一直从事非编码RNA的研究,在这个领域做了很多重要的基础工作,对领域内的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其实每一个课题刚开始都不是完美的,更不可能按照我们的实验设计顺利地推进。我们的课题也是如此,从UAD-2的发现到功能和机制的解读,每一步都不容易,很多次都觉得课题无法继续推进了,每当这个时候,光老师总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误区所在,并给出很好的建议。光老师学术水平很高,这是大家一致认可的,但他并没有任何架子,和学生之间没有距离感,是良师亦是益友。他非常尊重学生的想法,并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对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大胆去尝试。而我的另一位重要导师——冯雪竹老师,也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与光老师相比,冯老师会更多地关心我们的生活,比如说疫情发生以来,她会经常提醒我们戴口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放假回家的时候,也会叮嘱一句注意安全。这些事情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真实反映了老师春风化雨的育人情怀。感谢冯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更加相信,教育本该如此,导师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指点我们,且在生活中如同大家长一般,把每个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在这么善解人意的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实验室的整体氛围非常棒,每一个同学都会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事情,也尽己所能地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在916(生命科学楼房间号-编者)的这5年,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与实验技能,还有来自导师的温暖和小伙伴们的支持!




供稿:生命科学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生党支部     采访人:洪敏洁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