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鹏:《Neuron》——路虽远,行则将至

背景介绍:

生命早期的炎症,如孕期或儿童期经历创伤和病毒感染等,显著增加个体在青春期或成年后患上包括抑郁症在内的情感障碍风险。202176日,生命科学学院张智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徐林团队联合在Neuron上发表文章Early-life inflammation promotes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olescence via microglial engulfment of dendritic spines,发现生命早期炎症导致个体在青春期发育过程中前扣带回皮层的小胶质细胞对生活中的随机应激事件易感,继而过度吞噬神经元树突棘,使得后者对抗应激的能力减弱,从而产生青春期的抑郁情绪。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曹鹏、陈昌茂博士和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生刘安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访谈:首先祝贺师兄在Neuron杂志发表一作文章,注意到师兄是在博二发表文章,那它的研究周期有多长呢?

曹鹏:

谢谢!这项工作是从17年底开始酝酿的,所以总共三年多。由于我大四一年都在张智老师实验室提前学习,期间跟实验室的师姐也合作做过其他课题,但中途相关技术不完善就搁置了,自己后来和张老师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了这个研究方向。


第一作者访谈:那你在和老师讨论前一定做过充分的调研吧?

曹鹏:

是的。由于2010年后光遗传学和病毒示踪技术的广泛应用,科学家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神经环路结构和调控上,而在脑内的一种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在神经环路和抑郁中的功能研究进展非常有限,而抑郁本身又和炎症密切相关,所以老师非常希望我能从小胶质细胞角度解析疼痛或抑郁等疾病的神经机制。由于之前实验室并没有人深入做过这一方面的工作,所以当时查阅了很多文献。当然,这期间也学习了较多相关的新技术。


第一作者访谈:那你是如何在新技术学习过程中克服遇到的困难呢?

曹鹏:

一方面通过自己查阅相关文献摸索条件和步骤,但更重要的是多请教前辈。说到这里要特别感谢周江宁老师实验室的单庆红师兄和贾春辉同学,他们在这个课题的技术和数据分析上帮助了我很多。当然张智老师也大力支持我去专门的技术培训班和学术会议交流学习,一旦用这些新技术取得研究进展后,我会激动地第一时间找老师汇报工作,讨论下一步拟开展的研究。当然,你也可以通过邮件向国内外的研究人员获取建议,大家都非常好,虽然互不相识,但也能非常热情且及时的回答你的问题。


第一作者访谈:非常详细的回答,那这项工作的投稿流程是怎样的呢,审稿人有没有问到什么难题?

曹鹏:

工作首先投了主刊,虽然很快拒稿了,但对这件事印象非常深刻。因为投稿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投完之后走出生院的大门,凌晨两点多了,有点冷,皓月当空,整个人非常清醒,当然也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后来转到Neuron的时候很快送审,两个月后收到审稿人的意见,三个意见非常积极,虽然有些问题是需要大修的,但是因为前期文献的积累也比较好,所以和老师讨论并确认了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之后,就着手补实验和修稿了。审稿人的意见非常专业,有的在问题提出之后甚至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建议,所以感觉遇到他们的审稿也很幸运。

另外,这篇Neuron修稿期间,实验室刚接受了一篇Nature Neuroscience,正是一鼓作气的时候,在回答审稿人问题的时候也很有感觉,技巧上也娴熟,也特别的自信,所以只经过一轮修稿便接受了。


第一作者访谈:看出来你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有很清晰的理解,那可以谈谈你对师弟师妹们研究规划的建议吗?

曹鹏:

首先从文献阅读来讲,我自己是有文献记录的习惯的,因为文献读过一段时间后肯定会忘,再找起来可能比较麻烦,所以我从研一开始就把读过的文献最精华的部分写在word文档里面,分清楚条理。这也得益于我的导师,他经常教导我们自己以前的学习方法,因为他的老师也是这样要求他的,所以我这也算是一种实验室文化的传承。另外做实验要有很好的计划,不能因为各种原因延误时间,再多的时间拿来做研究也是不够的。就我自己来讲,做一个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其它的有趣现象,很可能会成为我在投稿后要研究的新课题,不用在焦虑中去等待结果,这样时间才能高效利用,这个和“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策略很像,非常受用。


第一作者访谈:那最后可以谈谈你眼中的导师吗?

曹鹏:张老师是非常自律和优秀的导师,作为老师,我感叹他比我们任何一个学生都要勤奋,我们经常一起通宵写文章和改文章。在学术上,老师是非常开放包容的,只要你能在讨论中拿出一定的证据支持你的想法,他很乐意接受你去尝试。以至于后来他在组会上谈到我的时候,也会说曹鹏经常否定他提出的想法,我也很幸运的能在这样一位优秀老师的包容和鼓励下不断试错,在科研上一点点取得进步。



供稿:生命科学学院医工所研究生党支部   采访人:吴明明



上一篇:下一篇: